高校师资网

小程序:高校师资网

扫描二维码,开启小程序

来高校师资网,高薪工作任你选

x
李老师
13121042579
191767074
191767074@qq.com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

x

换 一 个

长按图片保存

place.png 首页> 广东卫生医疗招聘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生物精神病学团队2025年招收博士后
作者:高校师资网编辑 时间:2025-07-21

01、导师简介

孔吉明教授

现为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解剖与细胞科学系终身正教授、精神病学教研室教授、曼尼托巴大学医学院亚细胞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衰老、中风、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精神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美国、加拿大和中国-加拿大等全国性和国际性研究项目30余项,获科研经费逾4000万元人民币。已发表论文130余篇,被引用9700余次,h-Index达到48 i10-index108。单篇论文最高引用达900余次。主持的实验室为国家级脑卒中研究中心(Canadian Stroke Network, Centers of Excellence of Canada) 成员,在SOD1转录后修饰与衰老及老年相关疾病、髓鞘再生修复与精神性疾病、神经细胞死亡的分子调控研究中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自2002年至今,受到30多所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和中国的大学的邀请作学术报告,多次担任中国、美国和加拿大国家级科研课题评审和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的评审。多次在美国、加拿大及中国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主题报告。获得过Heart and Stroke Foundation of Canada Salary Award(加拿大心脏和中风协会个人薪酬奖)和第三届中国科技协会青年科技奖等奖励。孔教授热衷于与中国的科研合作,是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与南方医科大学、陆军军医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校际学术交流项目协调人。他的实验室已接收了50余名来自中国的研究生、博士后和访问学者以及156名医学本科访问生。

崔龙彪

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九八六医院心理科研究员,陕西省临床遗传学重点实验室PI,荷兰乌特列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解放军总医院博士后。入选联合国精神卫生支持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2022,全球51人)、世界精神病学大会会士(2021,中国唯一)、国际精神分裂症研究学会青年科学家奖(2021,全球47人)、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9),破格晋升硕导(2020),受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客座教授(2023)。

主要从事精神分裂症磁共振成像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及青年项目(201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前)及面上资助、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等11项。现已发表学术论文131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Nat Mental HealthRadiologyIF29.146)、BMC Med11.15)、Br J Psychiatry10.671)及Schizophr Bull9.3062篇)、Transl Psychiatry7.989)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49篇,被引1900余次,单篇最高被引133次,H指数25,部分研究结果写入2部国际专著(Springer 2019, 2018)。主编《影像医学中的精神障碍》、《百例精神科疑难病远程会诊实录》等中英文专著4部,副主编教材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4项。

担任中国精神影像联盟委员、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神经与精神影像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Mol PsychiatryBiol Psychiatry40余本SCI期刊编审。在WPA世界精神病学大会、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年会等担任主席、主持、讲者100余次,受北美放射学会邀请撰写研究新闻报道,发表JAMA Psychiatry在线述评,荣获2024 John Adrian Sweeney Memorial ScholarshipPsychoradiology 2023/2024年度突出贡献奖等奖励。

袁俊亮

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北大六院神经内科主任,兼任急诊医学科科主任,神经病学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学会任职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神经协作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准医学研究协作副组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ADC)常委和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委员会秘书长等。杂志任职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第六届编委,审稿专家、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审稿专家、中华医学杂志中文版、英文版/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精神科杂志,审稿专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审稿专家等。

研究方向为认知障碍相关疾病,运动障碍相关疾病,睡眠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等。主持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中国健康衰老与痴呆社区队列研究”子课题、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大学临床科学家培养计划项目等。撰写书籍《常用运动功能量表评定规范解析》等7人,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国家发明专利3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英文论文48篇,中文论文33篇。

李俊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和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精神疾病遗传因素致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从人群、动物、细胞、分子等多个层次探讨遗传因素导致神经发育异常的生物学基础;从环境支持、神经环路、基因靶点等多角度寻找潜在干预策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身份发表SCI论文30余篇,包括Science Bulletin, Science Advances, Molecular Psychiatry, PNAS, Cell Reports,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Neuroscience Bulletin等杂志。作为负责人主持8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作为学术骨干承担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1项。兼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青年委员,《BMC Medicine》《中华精神科杂志》编委。

王力芳

博士、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多年一直从事孤独症遗传研究,开展孤独症家系染色体、拷贝数研究,以及关联研究和靶向测序、外显子组测序,筛选孤独症易感基因并开展功能研究,探讨易感基因的致病机制。

研究发现GABRG3是孤独症易感基因,rs7180500C等位基因是孤独症的风险变异,并且发现部分孤独症患者携带该基因的2个罕见变异本课题组多年研究发现,AUTS2MEGF10EZH2CACNA1ACACNA1CDISC1ATP2B2DAB1等基因是孤独症风险基因。

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包括发表在Schizophrenia BulletinTranslational Psychiatry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and Biological PsychiatryAutism Research等杂志,主持基金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阎浩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面上项目共计4项、北京大学临床医学+X青年专项1项并获延伸资助、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及多项院校级项目;作为参加单位负责人和课题骨干参与科技部“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和北京市“脑科学研”技专项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金委和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863、“973计划项目等科研项目。

长期致力于精神疾病神经影像学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遗传和环境效应对疾病相关脑环路的风险和保护作用。采用多模态融合等方法关注疾病遗传和环境因素对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常见精神疾病相关大脑神经环路及行为的影响。影像学指标与药物及非药物治疗效应的关联。开展抗精神病药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像遗传研究,以及个体化神经调控治疗抑郁发作的疗效和影像预测特征研究。青少年常见精神障碍合并自伤行为的认知和神经机制。开展神经调控与心理治疗干预自伤行为疗效和神经机制研究;与合作者共同探索自伤行为决策行为的认知和神经机制。已发表论著10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29篇。

岳伟华

博士、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副院()长,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McGovern研究所研究员,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合作研究员”。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获科学中国人(2016)年度人物。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精神病学。从事精神疾病相关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从临床队列、分子遗传学、神经生物学等方面开展精神分裂症等常见精神障碍的诊疗机制综合研究。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100余篇,代表性论著发表在Nature Genetics, Lancet Psychiatry, Cell Discovery,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Molecular Psychiatry等高影响力学术期刊。获20182022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020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中国神经科学学会(CNS)理事和CNS学习记忆基础与临床分会副主委、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认知障碍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CNS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常委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等20余项科研项目。

02平台团队介绍

汕头大学医学院-曼尼托巴大学医学院生物精神病学联合实验室于2012年设立于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获批为广东省教育厅国际暨港澳台合作创新平台。实验室配套动物行为学实验室、神经生物学实验室、细胞培养室、免疫学检测室等研究条件,并依托此平台,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墨尔本大学、多伦多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日本理化学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等多所国内外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在精神病学科发展、前沿技术、人才培养等多领域深度合作。

03研究方向

①衰老、中风、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精神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的研究工作。

②精神分裂症磁共振成像研究。

04应聘条件

①具有医学、生物、生信、统计背景等均可,有精神医学方向、生物信息研究背景的优先考虑。

②已获得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或接近完成博士学位。

③以第一作者发表过SCI小类Ⅰ区或Ⅱ区学术论文者优先。

④有科研热情,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科学态度。

05福利待遇

博士后实行年薪制,正常在站期间(不含延长期)年薪标准(含政府补助)为:在站2年间,普通型博士后待遇72万元起,师资型博士后待遇96万元起,创新型博士后待遇120万元起。

06应聘方式

①欢迎应聘者将个人简历、代表性研究成果电子文档发给联系人。

②联系人:孔吉明

③邮箱:jiming.kong@umanitoba.ca,投递时请备注在高校师资网看到的招聘信息

④招聘长期有效。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w-v-R1aloHRf_eOuPazn6Q

更多招聘单位详情!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师资网官方微信

重要风险提示:
[如招聘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向求职者提出收取押金、保证金、体检费、材料费、成本费,或指定医院体检等,求职者有权要求招聘单位出具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许可证明材料,若无法提供相关证明,请求职者提高警惕,有可能属于诈骗或违规行为]

最新资讯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25年诚邀全球英才依托申报海外优青(新增批次)
08-18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2025年诚邀全球学者依托申报海外优青(新增批次)
08-18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25年全球诚邀青年才俊依托申报海外优青项目(新增批次)
08-18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晓琛课题组2025年招聘科研博士后启事
08-13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5年招聘博士人才公告(常年)
08-13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花都院区2025年招聘3名心血管内科医教研岗位人员启事
08-13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2025年诚聘海内外博士后(脑血管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向)
08-05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李文教授课题组2025年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启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