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高校师资网
扫描二维码,开启小程序
来高校师资网,高薪工作任你选
李老师
13121042579
191767074
191767074@qq.com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
换 一 个
长按图片保存
一、项目定位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招聘领域方向
依托学校现有专业和平台,诚邀以下研究领域英才依托沈阳化工大学申报本次新增批次海外优青项目:1.化学化工;2.材料科学与工程;3.机械与动力工程;4.信息工程;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生物医药;7.安全环保。
三、支持政策
1.聘任岗位:符合以上研究方向的,按照《沈阳化工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办法》中C类高层次人才引进,聘为四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2.薪酬待遇:提供极具竞争力的年薪;可享受标志性成果、科研绩效奖励;享受个税低税率政策;
3.住房保障:提供丰厚的安家费;同时提供人才周转公寓,拎包入住;
4.科研启动经费:配备充足的科研启动和平台建设经费;
5.科研配套措施:优先保障充足的科研用房面积;保障博士和硕士招生指标;根据人才意愿为其组建科研团队,鼓励自主引进青年人才及博士后等团队成员;
6.配偶子女配套政策:符合相关政策的,根据原单位性质,按照身份对等、专业对口原则,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协助解决子女幼儿园到义务教育各阶段优质教育服务。
7.其他支持:协助申请省、市人才补助、人才认定;医疗优先就诊等。
特别说明:已进入“海外优青”终审答辩环节但最终未入选者,可根据《沈阳化工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聘至学校“腾飞学者”,提供优渥薪酬、住房津贴和科研启动经费等具有竞争力的福利与待遇。
四、申请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之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五、限项要求
1.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2.对于已申请2025年度上半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因时间结点原因导致不符合当时申请条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新增批次项目;其他申请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重复提交申请。
3.已申请2025年度其它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不得在新增批次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六、申请方式
1.有意向依托我校申报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按照项目指南要求,与学校签订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协议。请将个人简历发至教学科研单位联系人,并抄送至人才工作办公室邮箱zhaohuanxin@syuct.edu.cn(邮件题目为“姓名+专业+申报海外优青+高校师资网”)。简历应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就(论文、项目专利和奖励情况等)。
2.收到信息后我们将及时与您联系,与我校达成申报意向后,学校将对后续申报工作给予辅导。
3.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请于2025年8月1日至9月1日间登录信息系统,在线填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申请书》,并提交一式一份纸质版申请书(学校初审用),电子版申请书和纸质版申请书的内容必须一致。
七、联系我们
沈阳化工大学党委人才工作办公室
联系人:赵老师
联系方式:+86-24-89388322
电子邮箱:zhaohuanxin@syuct.edu.cn
通讯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1号街沈阳化工大学
八、学校简介
1952年,承载着振兴新中国化学工业的光荣使命,沈阳化工大学应运而生。经过六十余载的建设与发展,沈阳化工大学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以化工为特色,工、理、管、经、文、法、医等7大学科门类相结合的高等学府。学校为辽宁省“双一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小“211”)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是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八五”初期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单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入选高校。学校是辽宁省石油化工技术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辽宁省工程教育中心,辽宁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辽宁省科技创新与新技术转移推广基地。
学校占地近1500亩,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校园融学术、园林、艺术于一体,被赞誉为全省最美的校园之一。现设有25个二级院(系)及直属机构,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14000余人。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督学1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2人,宝钢优秀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人;辽宁省学科带头人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6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7人。
学校现有57个本科专业,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硕士类别(含7个工程硕士领域),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多个学科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8个学科入选辽宁省重点学科。学校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新技术转移推广中心等37个。学校是“辽宁精细化工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技术联盟”和“辽宁省石油化工产业校企联盟”的牵头单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沈阳化工大学,期待与您携手,扬帆远航!
更多招聘单位详情!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师资网官方微信

重要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