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高校师资网
扫描二维码,开启小程序
来高校师资网,高薪工作任你选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
换 一 个
长按图片保存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为吸引汇聚国内外优秀青年学者来吉林大学从事科学研究,支持青年学者进行学术探索和科研创新,培育一支发展潜力好、内生动力足、创新活力强的青年人才队伍,学校于2020年启动“鼎新学者”支持计划。
2025年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积极响应学校人才培养计划政策,现协同启动“鼎新学者”支持计划,面向全球招募。
一、实验室简介
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进一步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2016年吉林大学成立了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实验室是吉林大学重点建设的“人才与学术特区”和“国际交流合作战略窗口”,是校内实体性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院士于吉红教授为实验室主任。实验室紧密围绕新物质的创造与转换、新能源材料、智能制造、精准医疗等未来科学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汇聚国际顶尖学术大师,组建中外联合科研团队,以战略发展为牵引,建立多学科交叉科研范式,开展前沿科学探索及应用研究,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实验室是“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高校中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基地”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依托化学、物理、材料、医学、人工智能等优势学科,首批建设先进能源与环境材料、高压科学与技术、毫米微波技术与应用、先进金属材料、转化免疫学、人工智能、新概念材料、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低碳-清洁能源富集与二氧化碳储存9支中外联合科研团队,以“大师+团队”模式带领卓越科学家、未来科学家、卓越博士后及优秀研究生开展联合攻关,产出系列标志性原创性科研成果。实验室建设多元化国际合作网络,已与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麦考瑞大学、迪肯大学建立了6个双边联合研究中心,为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生物化学家Hartmut Michel教授建立大师工作站。实验室现有海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50余人次,中方科学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沃尔特·科恩奖等重要荣誉,3位外方专家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实验室已建设未来科学园,2025年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约31000㎡,园区内建有基础科研楼、测试中心、先进制造楼、协同创新楼、学术交流中心,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科学园区。
二、薪酬待遇
薪酬税前30万+/年,按月发放,支持两年,同时,在站期间的科研成果享受学校科研奖励;入选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人员薪酬待遇叠加;享受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可租住精装修博士后公寓;享受采暖补贴、健康体检;享受教职工子女入学、入托政策;可申请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资助;期满出站可以按照人才引进方式申请学校相应岗位;在站期间可以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在站期间可以申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B、C档)、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在站期间可以申报吉林省博士后研究人员择优资助项目、成果转化落地项目等,出站入职学校岗位可申请吉林省留吉人才资助项目。
三、申报条件
申请人除应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身心健康,恪守高校科研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等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年龄35周岁及以下。
(二)获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
(三)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已取得一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四)已初步选定科研团队或课题组,研究方向处于科技前沿、符合国家战略需求。
四、招募岗位需求信息
详情请看原文链接
五、申报渠道
“鼎新学者”支持计划申报有“常规渠道”和“独立渠道”两种方式。
1.常规渠道
全年随时申报,定期评审,全年预计评审四轮次。
2.独立渠道
为进一步吸引有潜力的海外博士或校外博士,两院院士、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承担国家千万级以上大项目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哲学社会科学到账经费300万元以上的部委级以上纵向项目负责人等,可结合科研项目需求等实际情况向学校申请招募“鼎新学者”并单独评审,随时申报,随时评审,名额单列。
六、申报及评审
准备以下材料,按提示要求填写相关申报信息、上传相关证明材料。所需材料如下:
1.身份材料。已获得博士学位的申请人须上传博士学位证、毕业证扫描件;应届博士毕业生须上传学生证及所在学院出具的满足申请博士学位成果要求的证明扫描件。
2.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
(1)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扫描件,要求上传送审版本,论文中不得出现申请人姓名、导师姓名、单位名称等暴露个人信息的相关内容。
(2)代表申请人最高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论文、专著、专利或奖励等,可以从以上类型材料中任选,但总数不超过3个。其中:论文提供全文,专著提供封面、目录和摘要,专利或奖励提供证书扫描件。
3.推荐信2封。包括博士导师推荐信及同行专家推荐信。
2025年实验室考核推荐截止时间分别为2025年3月24日和2025年5月5日。
申报截止后,学校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评审,评审主要考查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发展潜力,拟开展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及对所属学科领域的推动作用等。
七、申报网址
https://careers.jlu.edu.cn/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崔老师
电话:0431-85166853
邮箱:icfs@jlu.edu.cn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icfs.jlu.edu.cn/info/1029/3352.htm
更多招聘单位详情!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师资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