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高校师资网
扫描二维码,开启小程序
来高校师资网,高薪工作任你选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
换 一 个
长按图片保存
一、吉林大学简介
吉林大学始建于1946年,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二、生命科学学院概况
吉林大学生物学学科由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陶慰孙教授始创于1959年,是我国高校中较早开展生物化学教学和科研的学科之一。1984年,学科迎来第一次重要飞跃,在化学系生物化学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更具专业性的分子生物学系。随着科研实力的持续增强,1998年,分子生物学系与酶工程实验室合并,成立生命科学学院,标志着学科建设进入新阶段。进入21世纪后,学科发展步伐不断加快,2012年,生物学与生物化学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目前已跻身全球前1.4‰,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吉林大学生物学科获评A-等级,充分彰显了学科在国内的突出地位。2022年,学科建设再攀高峰,成功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这不仅是对过往成就的肯定,更为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积极引育人才,持续优化师资队伍。目前,全院共有教职工163人,其中专任教师106人,包括教授56人,副教授43人。专任教师中有21人入选各类国家级及校级高层次人才。
学院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现有实验教学和科研实验室2.4万余平方米,仪器设备6000多台件,总价值超过1.6亿元。
学院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生物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博士、硕士授权点。作为“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的双重建设单位,现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3个国家本科一流专业,并开设拔尖基地理科试验班(唐敖庆班)。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
学院注重本科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生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并两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生物学基础实验课程虚拟教研室”被评为全国典型虚拟教研室。学院学子在国内外顶级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斩获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金奖、国际生物分子设计大赛(BIOMOD)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等百余项重要奖项。
学院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现有艾滋病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中草药育种与栽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分子酶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古人类遗传与分子进化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吉林省微生物与生物制剂国际科技合作重点实验室和吉林省药物制剂新技术重点实验室等6个国家级和部省级科研平台。近5年,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在《Nature》、《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Nature Protocols》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30余篇,科技成果转化突破1200万元,荣获部省级科研奖励5项。
学院注积极开展高水平国际交流与合作,邀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爱德蒙德·费舍尔教授(1992年)和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穆特哈特·米歇尔教授(1988年)来院访问讲学,并授予他们名誉教授称号。学院还与美国杜克大学、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俄罗斯科学院、德国马普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等近20家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联合开展本科生“3+2”双学位项目,同时支持研究生赴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昆士兰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进行长短期学术交流。通过举办“生命科学前沿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国际会议,增进了学院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提升了学院的国际声誉。
从初创到壮大,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始终保持着蓬勃的发展态势,正在向着更高的目标稳步迈进。
学院官方网站:https://life.jlu.edu.cn
三、招聘领域
学院长期面向海内外招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等相关领域的优秀人才。
四、招聘类别及待遇
(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项目(2025年度新增批次)
1)项目定位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2)资助模式
(1)资助强度:100-300万元。
(2)资助期限:3年。
3)申报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
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4)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对于已申请2025年度上半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因时间结点原因导致不符合当时申请条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新增批次项目;其他申请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重复提交申请。
已申请2025年度其它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不得在新增批次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依托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申报的五大优势
吉林大学始建于1946年,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高起点岗位发展
入选聘至吉林大学“唐敖庆学者”领军教授A岗(在编正高级职称,教授、博导)。
☆高标准待遇水平
(1)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同时享受学校科研成果业绩津贴与中层单位业绩津贴政策;
(2)享受国家、学校提供的安家补贴,同时可申请吉林省人才政策3.0版C类人才安家补贴。
☆高规格科研支持
(1)依据学科研究实际需求,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科研启动经费,生命科学学院额外提供相应的配套经费支持;
(2)保障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
(3)优先保障办公和实验用房,满足不同学科方向发展需求;
(4)学校“鼎新学者”(高水平博士后)招募给予政策倾斜。
☆高质量服务保障
(1)提供可拎包入住、交通便利周转住房;
(2)根据实际情况,协助解决配偶工作;
(3)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吉林大学附属幼儿园、中小学;
(4)本人及其子女、配偶和双方父母可享受指定医院预约门诊和住院“绿色通道”诊疗服务;
(5)本人及两名随行人员可享受省内重点旅游景区免门票服务;
(6)本人及两名随行人员可在长春龙嘉机场、长春火车站享受“绿色通道”贵宾服务。
☆高层次人才领航
达成申报意向后,学校将按照申报人意愿或研究方向匹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一对一”申报指导,生命科学学院也会组织校内外有经验的专家进行全程辅导,为申报者提供全链条精准服务和全方位支持保障。
(二)“唐敖庆学者”引进计划
1)申报条件
在海内外知名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回国(来校)前应在海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在生命科学领域具有优秀的研究背景,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论文,能够独立开展与指导创新性研究的优秀青年科学家。
2)薪酬待遇
学校为不同岗位的“唐敖庆学者”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同时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包括但不限于:
(1)生命科学学院额外提供不低于学校配套经费的科研启动费;
(2)教授岗位前3年保证2个博士招生名额;
(3)面积充足的实验和办公用房;
(4)拎包入住、交通便利的周转住房;
(5)协助解决配偶工作;
(6)吉林大学教职工子女入学、入托政策。
(三)博士后岗位
1)“鼎新学者”计划
薪酬待遇:相当于“唐敖庆英才教授”的基础年薪。
2)常规博士后
薪酬待遇:根据实际情况协商。
五、申报方式
请有意向依托我院申报“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项目”的申报人于2025年9月5日前将个人简历发送至学院联系邮箱,邮件主题请以“海外优青-姓名-高校师资网”的方式命名;“唐敖庆学者”申报人可随时提交应聘材料,不受时间限制。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崔宇飞
联系电话:+86-431-85155130
联系邮箱:cuiyf@jlu.edu.cn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GiOKoSXzuQMPY4PdR-JibQ
更多招聘单位详情!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师资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