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高校师资网
扫描二维码,开启小程序
来高校师资网,高薪工作任你选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
换 一 个
长按图片保存
一、学校简介
榆林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管、文、理、农、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院校,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国宜居城市——陕西省榆林市。学校从绥德师范走来,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23年,毛主席曾亲笔为绥师同学题词“奋斗”,习仲勋为绥师题词“革命英才的摇篮”,校友齐心先后为学校题词“西北革命策源地”“百年芳华英才辈出”。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2018年被陕西省确定为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228人,其中专任教师92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86人,正高职称198人,二级教授3人,三级教授17人。设有16个二级学院,49个本科专业,设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聘任6名两院院士。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等各类人才项目116人次,杰出校友高雄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校坚持立足地方,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打造能源化工类学科、生态农业类学科、人文教育类学科三大学科群。现有化学、中共党史党建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和农业、材料与化工、教育、体育、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旅游管理、林业、新闻与传播、翻译、能源动力、设计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23个二级学科及领域招生,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
拥有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国家级)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四主体一联合”校企联合研究中心5个、省级文化旅游研究院1个、省级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陕西现代能源化工知识产权研究中心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基地1个和联合共建能源陕西实验室,旱区农业陕西实验室、沙产业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等30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近5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05项,科研项目累计到账经费6.65亿元。
榆林市委、市政府支持新校区建设,一次性规划土地3540亩,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一期工程近16万平方米已建成,二期工程61万平方米,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开工建设。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以服务地方为己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追赶超越为抓手,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二、项目介绍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三、申请条件及要求
(一)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 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 具有博士学位;
4. 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 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6. 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 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二)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对于已申请2025年度上半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因时间结点原因导致不符合当时申请条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新增批次项目;其他申请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重复提交申请;
已申请2025年度其它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不得在新增批次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具体申请条件以2025年项目申报指南为准。
四、待遇保障
1. 纳入事业编制,入选者可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聘为教授、增列为研究生导师并优先保障招生指标;
2. 提供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高水平标志性成果根据学校、学院政策另行奖励,上不封顶;提供300平米以上实验室,可配备3名以上博士组建科研团队,特需人才可一事一议;
3. 提供120平米以上人才住房,以人事代理方式解决配偶工作,配偶一般应当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的学位证书,妥善解决子女入园入学;
4. 进入会评答辩暂未入选者及其他依托我校申报国家级人才项目的优秀海外博士、博士后,学校按现行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优先引进。
五、申报须知
申请人请将个人详细简历(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研究方向及内容、所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等)发送至rczp3891194@126.com,并抄送相关学院联系人邮箱(见附件);
依托我校申报的申请人请于2025年8月1日以后登录系统,并于2025年9月15日前按照项目指南要求提交申报材料。
六、联系方式
人事处联系人:刘老师王老师刘老师
联系电话:0912-3891194、18740721290、13892231151、15529496106
邮箱:rczp3891194@126.com,投递时请备注在高校师资网看到的招聘信息
学校网站:https://www.yulinu.edu.cn
人事处网站:https://rsc.yulinu.edu.cn
联系地址: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崇文路4号榆林学院人事处(行政楼408办公室)
邮编:719000
七、各学院联系方式
学院 | 学科/专业 |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化学、化工,过程装备与控制,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5929013632 邮箱:aimin_wang@yulinu.edu.cn |
现代农学院 | 智慧农牧业、动物遗传育种,作物育种、动物营养与饲料,园林、农业工程、林业 | 联系人:毕老师 联系电话:13909121317 邮箱:btf88709@yulinu.edu.cn |
能源工程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安全工程、物理学 |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3571978299 邮箱:wangjinshi@xjtu.edu.cn |
新能源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 |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3649220039 邮箱:wanghanying1980@163.com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中共党史党建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 |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18690489853 邮箱:liuxh_525@163.com |
建筑工程学院 | 管理科学与工程、水系统智能控制,结构工程、建筑智能信息技术,力学、防灾减灾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岩土工程 |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15891259366 邮箱:liyugen@yulinu.edu.cn |
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13649220169 邮箱:zhangfeng@yulinu.edu.cn |
管理学院 | 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学、旅游管理 | 联系人:亢老师 联系电话:13636842108 邮箱:965313869@qq.com |
文学院 | 文艺学、美学、语言学、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新闻学、传播学、戏剧与影视,民俗学、民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 联系人:樊老师 联系电话:15229797111 邮箱:12344805@qq.com |
艺术学院 | 音乐、舞蹈、美术,视觉传达设计 |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15991923330 邮箱:405593956@qq.com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统计学、数据科学,应用经济学、金融学 | 联系人:闫老师 联系电话:13484448003 邮箱:124253710@qq.com |
体育学院 | 体操、健美操,体育舞蹈、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15389127777 邮箱:190561461@qq.com |
法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 法学、法律、社会工作,社会学、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相关交叉学科 | 联系人:赵老师 联系电话:13038977771 邮箱:320664@qq.com |
教育学院 | 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应用心理学、学生发展与教育,教育管理学 | 联系人:白老师 联系电话:13892211860 邮箱:ylzbw17@163.com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教学(英语),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翻译 | 联系人:吴老师 联系电话:15619124888 邮箱:wujiang@yulinu.edu.cn |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cORzojtIih_JL7H2z-EGEg
更多招聘单位详情!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师资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