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高校师资网
扫描二维码,开启小程序
来高校师资网,高薪工作任你选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
换 一 个
长按图片保存
一、项目介绍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报条件
1.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
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2.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对于已申请2025年度上半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因时间结点原因导致不符合当时申请条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新增批次项目;其他申请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重复提交申请。
已申请2025年度其它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不得申请本次新增批次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三、申报说明
1.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按照项目指南要求,与依托单位签订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协议,于2025年8月1日以后登录信息系统,在线填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申请人要对申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作出承诺,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2.申请人应当按照申请书填报说明和撰写提纲的要求用简体中文或英文在线填写申请书,并上传附件等材料。申报人和用人单位要认真填写申报材料,填写详细的身份证号、护照号和工作履历信息,并确保信息完整准确。
3.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实行无纸化申请方式,申请人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公正性承诺书等材料至依托单位,由依托单位审核后在线提交自然科学基金委。
四、学院简介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溯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海军工程系和导弹工程系。1979年6月由基础课部电工教研室及其他系部的部分教师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哈船院)电子工程系(八系),2001年12月,成立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现已为国防、船舶、航空航天和工业信息化等领域培养、输送了大批卓越创新人才。学院设有空间信息获取与传输技术研究所、空间信息处理与对抗技术研究所、光电智能感知技术研究所及电工电子教学与研究中心四个基层学术组织。
(一) 学科方向
学院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目标,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学术方向。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包含的学术方向
海洋空间多层介质电磁传播调控理论、海洋空间目标感知与定位技术及系统、海洋空间信息传输与对抗技术及装备、海战场信息融合指挥控制技术与系统等方向。
(二)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包含的学术方向
纳米光学与超材料、海洋传感微系统与集成电路设计、海洋空间多模态探测技术及系统等方向。
(三) 师资队伍
全院教职员工共152人,其中院直机关人员23人,专任教师113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比75%,现有校内外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53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9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人才7人次,海外大师3人,省部级人才3人,海内外兼职、客座教授19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1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黑龙江省“头雁团队”1个,黑龙江省专业技术领军人才梯队1支。
(四) 科研获奖
学院长期从事通信与通信对抗、雷达与雷达对抗、智能信息处理、光电智能感知等方向的研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础加强重点项目、HC基金等重大重点项目,与中船、中电、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行业优势总体单位保持稳定合作,为国家国防工业化和信息化贡献了哈工程力量。2024年学院科研到款近亿元,并发表Nature子刊、TPAMI等高水平文章,近五年,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一等奖5项,其他科技奖励12项。
(五) 创新平台
◆首批国家级“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首批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获批先进船舶通信与信息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先进智能感知技术黑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省部级重点学科。
◆全国新一轮学科评估中,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进入前20%。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六) 实验条件
学院建有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和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一批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提供良好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支撑条件,助力人才快速成长。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老师
联系方式:13936687939(微信同号)
联系邮箱:xtzhb@hrbeu.edu.cn,投递时请备注在高校师资网看到的招聘信息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SsZNf8955ydeVXW_-walIQ
更多招聘单位详情!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师资网官方微信